荆门市: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简析
来源:荆门市统计局
日期:2024-09-12 17:30

上半年,荆门市委、市政府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增长速度较快

上半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5.85亿元,同比增长2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

从单位数量看,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达到59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7家,增长12.7%。其中,制造业增加49家,增长10.1%,服务业增加18家,增长48.6%。

分区域看,掇刀区、东宝区、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漳河新区分别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1亿元、45.46亿元、40.91亿元、25.37亿元、21.23亿元、1.79亿元、0.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0%、7.6%、15.0%、13.4%、10.7%、5.2%、99.0%。

(二)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

上半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0.8%,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掇刀区、东宝区、屈家岭管理区、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漳河新区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9.5%、20.7%、15.3%、13.0%、11.9%、11.3%、8.1%;较上年分别提高10.4、1.3、1.4、1.4、0.9、2.9、5.8个百分点。掇刀区、东宝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市前列,掇刀区占GDP比重提高较快。

(三)龙头企业贡献较大

上半年,全市规上351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占比达59.1%,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速的有216家。其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实现增加值88.33亿元,占比达35.9%,拉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0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亟需补短板

高新制造业535家,完成增加值234.93亿元,占全市高新产业增加值比重95.6%;高新建筑业数量仅4家,完成增加值0.86亿元,占比0.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高新服务业55家,完成增加值10.06亿元,占比4.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高新服务业、高新建筑业亟待发展,扩大规模。

(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对大型企业依赖程度高

全市59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中,大型企业占比3.2%,实现了近50%的增加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实现增加值112.29亿元,占比45.7%。大中型企业70家,占比11.8%,实现了67.3%的增加值,平均增加值2.36亿元。小微企业524家,占比88.2%,实现了32.7%的增加值,平均增加值仅0.15亿元。

(三)区域发展分化明显

从增加值总量看,掇刀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1亿元,占全市增加值总额的44.8%,比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成长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擎天柱,其他县市区在全市的占比均普遍下降,尤以东宝区下降1.8个百分点为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

三、相关建议

(一)补齐短板产业,均衡行业发展

在继续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建筑业和高新服务业。当前,规上高新建筑业企业仅占全部规上建筑业企业(225家)的1.8%,规上高新服务业企业仅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301家)的18.3%,培育高新企业仍有很大空间。一方面,要引导现有高新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创新活力,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建立高新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引导他们走科技型发展道路,对标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加强培育,支持和帮助符合条件的规上建筑业、服务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二)发展龙头企业,扶植中小企业

一方面,支持长城汽车、亿纬动力、格林美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使他们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扶植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融资、用工、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在发展政策的落实中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优厚一分,在“解稳促”帮扶中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高看一眼,有效筛选有实力且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物种‘瞪羚’企业”的梯次培育链,积极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

(三)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均衡地区发展,以湖北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为抓手,加强工作调度,落实责任奖惩,督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的县市区查找原因、分析短板,采取有效举措,迎头赶上全市发展水平。二是以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为重点,建立高企培育后备企业库,追踪跟进培育,力促企业发展壮大,合规企业及时申报审批,达标企业及时纳入统计。三是以优化服务为助力,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增研发投入奖补等优惠政策,开展“走遍高企”活动,从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各方面提供研发创新相关支持,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力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