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在荆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荆门市财政局局长 王 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关于2023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市本级预算调整情况
(一)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1267933万元调整为1472247万元,调增204314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清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及经营性资产、拍卖特许经营权增加收入。二是省转贷我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按要求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三是上级增加转移性补助资金。四是办理2022年市级财政决算增加结转结余资金。
调整的主要事项: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50000万元调整为293450万元,调增43450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税收收入增减相抵调减9000万元。减收主要是荆门石化阶段性检修停产、市城投公司一次性税收减收。
二是非税收入调增52450万元。主要清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及经营性资产、拍卖特许经营权增加收入。
(2)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由964784万元调整为1024660万元,调增
59876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调增9656万元。主要是增加疫情防控补助、文旅消费券奖补资金。
二是上解收入调增2368万元。主要是增加县(市、区)上缴驾驶许可考试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缴罚没收入。
三是上年结余收入调增60015万元。主要是根据上年决算数据实调增。
四是调入资金调减12163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
债务转贷收入由53149万元调整为154137万元,调增100988万元。主要是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
2.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1267933万元调整为1472247万元,调增204314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贯彻落实稳经济一览子政策措施,元旦春节期间规上工业企业不停工不停产早开工奖励、行政事业单位减免房租补助、中心城区服务业市场主体房租补贴、购房补贴,发放家电、汽车、文游、“惠购湖北”等消费券增支。二是兑现事业单位人员规范工资津贴补贴、做实“五类”人员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前利息。三是增加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四是部分上年结转资金按要求需继续使用。五是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安排的支出。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623797万元调整为753604万元,调增129807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调增2457万元。主要是档案馆设备购置、荆门剧院付费等项目结转本年使用。
二是国防支出调增6746万元。主要是增加天龙人防工程、民兵训练基地新增的建设项目支出。
三是公共安全支出调增5869万元。主要是增加公安部门办案经费、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等支出。
四是教育支出调增1285万元。主要是增加掇刀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东宝中学操场改建等支出。
五是科学技术支出增减相抵,调减1218万元。主要是省级科技馆免费开放补助结转到本年使用;科技创新奖励等资金在预算执行中,调整到区级支出。
六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调增4294万元。主要是增加发放文旅消费券、九派通融媒体中心建设支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等结转到本年使用。
七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调增8267万元。主要是增加兑现事业单位人员规范工资津贴补贴、做实“五类”人员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前利息等支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补助结转到本年使用。
八是卫生健康支出调增8859万元。主要是增加方舱医院建设、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补助,卫生健康领域中央基建投资补助结转到本年使用。
九是节能环保支出调增611万元。主要是增加大气复合污染监测超级站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等支出。
十是城乡社区支出调增76648万元。主要是增加荆山大道、白云大道、月亮湖北路、漳河新区电力改迁、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等支出。
十一是农林水支出增减相抵,调增167万元。主要是增加汉北河防洪治理、郑家湾泵站罐区建设,省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补助结转到本年使用;农业产业化“六个一”工程、化解村级债务以奖代补资金,在预算执行中调整到县(市、区)支出。
十二是交通运输支出调增4176万元。主要是增加荆门南收费站营运补贴,省级交通转移支付结转到本年使用。
十三是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调减4056万元。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资金,在预算执行中调整到县(市、区)支出。
十四是商业服务业等支出调增6221万元。主要是增加发放“惠购湖北”消费券,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补助等结转到本年使用。
十五是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调增467万元。主要是省级耕地保护补助等结转到本年使用。
十六是住房保障支出增减相抵,调增5555万元。主要是增加老旧小区改造支出;购房补贴在预算执行中调整到区级支出。
十七是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调增430万元。主要是省级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补助等结转到本年使用。
十八是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调增3029万元。主要是增加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特勤消防站装备购置支出。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由607584万元调整为682091万元,调增74507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调增101365万元。主要是增加市对县(市、区)补助、疫情转移支付补助、市区共建项目招商政策兑现等。
二是上解支出调减3000万元。主要税收收入短收,减少上解省级支出。
三是年终结余调减48156万元。
四是债务转贷支出调增24298万元。主要是一般债券转贷各区支出。其中:新增债券增加37752万元,再融资债券减少13454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省转贷我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需编制调整预算。二是受市场影响,土地出让交易量减少,基金收支预算发生较大变化。三是办理2022年市级财政决算增加结转结余资金。
1.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由341244万元调整为604818万元,调增263574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由176300万元调整为139100万元,调减37200万元。主要是受市场影响,土地出让成交量下降减收。
(2)转移性收入由164944万元调整为465718万元,
调增300774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专项债务转贷收入增加296466万元。主要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
二是上年结转结余增加4308万元。主要是根据上年决算数据实调增。
2.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由341244万元调整为604818万元,调增263574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由182850万元调整为364339万元,调增181489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调减51444万元。主要是收入减少,相应调减支出。
二是文化旅游与体育传媒支出调增20万元。主要是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结转到本年使用。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调增1022万元。主要是收入增加,相应调增支出。
四是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调增3330万元。主要是收入增加,相应调增支出。
五是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调增226224万元。主要是用于武荆宜高铁、荆荆铁路、襄荆高铁建设,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心医院科研教学楼及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等项目。
六是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调增2337万元,主要是体育彩票公益金结转到本年使用。
(2)转移性支出由18864万元调整为100949万元,调增82085万元。主要是专项债务转贷各区支出。其中:新增债券72691万元,再融资债券9394万元。
(三)政府债务新增限额及发行使用情况
1.政府债务新增限额及发行使用情况。截至目前,省财政厅预下达我市新增政府债务限额61.9亿元(一般债务18.9亿元、专项债务43亿元),预计2023年底,全市发行新增政府债券61.8亿元(含用存量限额发行,下同。其中:一般债券18.7亿元、专项债券43.1亿元)。省财政厅预下达市本级新增政府债务限额22.2亿元(一般债务5.7亿元、专项债务16.5亿元),预计2023年底,市本级发行新增政府债券25.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7亿元,用于白云大道综合改造、民兵训练基地、荆山大道、月亮湖北路等项目;专项债券19.8亿元,用于武荆宜高铁、襄荆高铁、荆荆铁路、传染病医院、中心医院科研教学建设等项目。
2.再融资债券发行使用情况。预计2023年底,全市发行再融资债券30.5亿元(一般债券9.8 亿元、专项债券20.7亿元),用于偿还到期的债券本金。其中:市本级15.8亿元(一般债券2.3亿元、专项债券13.5亿元),县(市、区)14.7亿元(一般债券7.5亿元、专项债券7.2亿元)。
3.政府债务余额情况。截至目前,省财政厅预下达全市政府债务限额473.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1.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62亿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441亿元,为限额的93.1%,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88.6亿元,为限额的89.1%;专项债务余额252.4亿元,为限额的96.3%。分级次看:市本级债务余额158.7亿元;县(市、区)债务余额282.3亿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在省财政厅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漳河新区预算调整情况
(一)区级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116781万元调整为112239万元,调减4542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根据目前收入预算完成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需作调整。二是新增2023年返还性收入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三是新增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四是市与区结算后上年结余收入需作调整。
调整的主要事项: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67900万元调整为60000万元,调减7900万元。主要是土地和房地产成交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减少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等收入。
(2)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由48881万元调整为50239万元,调增1358万元。一是增加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4963万元;二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602万元;三是减少上年结余收入5207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
债务转贷收入新增2000万元,主要是增加2023年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116781万元调整为112239万元,调减4542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根据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项目明细,对年初预计专款科目进行调整。二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清算增加基本支出。三是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相应增加预算支出。
调整的主要事项: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68572万元调整为71090万元,调增2518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调增358万元。主要是部分办公场所租赁费2022年未支付,需在2023年支付。
二是国防支出调增593万元。主要是增加军民融合发展上级专项支出。
三是公共安全支出调减46万元。主要是减少公安执法办案上级专项支出。
四是教育支出调增6088万元。主要是新增政府债务资金安排的天鹅学校建设支出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清算支出。
五是科学技术支出调增148万元。主要是增加中国昆虫产业峰会暨第一届荆门昆虫产业论坛项目支出。
六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调减72万元。主要是减少文化和旅游上级专项支出。
七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调减159万元。主要是部分项目通过上年度专项资金安排。
八是卫生健康支出调增40万元。主要是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级专项支出。
九是节能环保支出调增1178万元。主要是增加漳河新区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污水干管管网项目建设上级专项支出。
十是城乡社区支出调增1012万元。主要是市政管护面积增加,增加市容环卫管理及市政园林管护项目支出。
十一是农林水支出调减719万元。主要是减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上级专项支出。
十二是交通运输支出调减4701万元。主要是减少公路建设上级专项支出。
十三是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调增1391万元。主要是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上级专项及区级配套支出。
十四是住房保障支出调减1795万元。主要是减少棚户区改造上级专项支出。
十五是粮油物资储备支出调减840万元。主要是减少粮油物资储备上级专项支出。
十六是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调增42万元。主要是增加消防救援大队装备购置支出。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由47759万元调整为40699万元,调减7060万元。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整,相应减少上解支出以及部分上级专项资金结转结余下年支出。
(二)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招拍挂成交量减少;二是新增高铁专项债务转贷收入。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由95000万元调整为79500万元,调减15500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由92443万元调整为46625万元,调减4581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调减46260万元,主要是部分年初预计挂牌出让地块年内无法完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增加97万元,主要是秀江南、爱飞客水舱试验厂房等项目配套费收入;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增加345万元;
(2)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由2557万元调整为32875万元,调增30318万元。其中:上年结余收入增加742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新增2289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由95000万元调整为79500万元,调减15500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81176万元调整为70546万元,调减10630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减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9955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相应减少支出;
二是增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97万元,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增加,相应增加支出;
三是增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18891万元,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相应增加支出;
四是增加债务付息和发行支出337万元,用于新增专项债务付息和发行支出。
(2)转移性支出中调出资金由8824万元调整为3954万元,减少4870万元。主要是减少调出用于一般公共预算平衡资金。
三、屈家岭管理区预算调整情况
(一)区级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51670万元调整为54386万元,调增2716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结合今年收入完成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需作调整。二是办理2022年区级财政决算增加结余资金。三是上级转移性收入增加。
调整的主要事项: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7650万元调整为8600万元,调增950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税收收入调增1250万元,主要是增加增值税和房产税等收入。
二是非税收入调减300万元,主要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转移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由29814万元调整为41609万元,调增11795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调增5636万元。主要是增加结算补助、文物保护、农林水等补助收入。
二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调增521万元。主要是增加教育发展专项、省预算内基建投资补助资金(宝得瑞药食两用特色资源综合开发项目)。
三是上年结余收入调增833万元。主要是根据上年决算数据实调增。
四是调入资金调增4805万元。
(3)债务转贷收入
债务转贷收入由14206万元调整为4177万元,收入增减相抵,调减10029万元。主要是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000万元,用于农谷幼儿园建设;减少再融资债券资金11029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51670万元调整为54386万元,调增2716万元。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规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基础绩效增支。二是惠企政策兑现增支。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增支。
调整的主要事项:
(1)一般公共预算支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35630万元调整为48550万元,调增12920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调增1104万元。主要是增加事业单位基础绩效工资。
二是公共安全支出调增426万元。主要是增加规范公务员工资津贴补贴、雪亮工程建设等支出。
三是科学技术支出调增152万元。主要是增加上级转移性收入用于揭榜制科技项目等支出。
四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调增265万元。主要是增加文物保护等支出。
五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调增2142万元。主要是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等支出。
六是卫生健康支出调增114万元。主要是增加2020-2022年疫情防控未付账款等支出。
七是节能环保支出调增788万元。主要是增加天门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等支出。
八是城乡社区支出调增3956万元。主要是增加城区及农村公共设施、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运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支出。
九是农林水支出调增2730万元。主要是增加防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贷款奖补和贴息等支出。
十是交通运输支出调减598万元。主要是减少农村公路建设等支出。
十一是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调增1147万元。主要是增加惠企政策兑现奖补支出。
十二是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调增1461万元。主要是增加建设用地落地规划、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支出。
十三是住房保障支出调增54万元。主要是增加农村危房改造等支出。
十四是预备费调减227万元。主要是增加应急度汛资金227万元,相应调减预备费科目。
十五是其他支出调减495万元。主要是部分资金调整到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支出科目列支。
十六债务付息支出调减99万元。主要是减少到期债券利息支出。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由1834万元调整为1630万元,调减204万元。主要是减少财政体制上解支出。
(3)债务还本支出
债务还本支出由14206万元调整到4206万元,调减10000万元。主要是调整到政府性基金列支。
(二)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相应增加支出。二是债务转贷收入增加。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由5130万元调整为19245万元,调增14115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由4552万元调整为8487万元,收入增减相抵,调增3935万元。其中:增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33万元;增加污水处理费收入58万元;减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6万元;减少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40万元。
(2)转移性收入由578万元调整为10758万元,调增10180万元。主要是增加再融资债券8180万元,发热门诊项目专项债券2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由5130万元调整为19245万元,调增14115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由5130万元调整为9245万元,调增4115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一是城乡社区支出调增2155万元。主要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41万元、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147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438万元、污水处理厂运维支出58万元;减少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96万元、城市建设支出91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支出16万元。
二是其他支出调增2000万元。主要是增加债务转贷收入用于发热门诊建设支出。
三是债务付息支出调减40万元。
(2)转移性支出调增10000万元。调整的主要项目:
债务还本支出调增10000万元。主要是增加到期专项债券还本支出(安全引水提升工程“两湖一渠”项目)。
(三)区级社保基金预算
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缴费基数上调,缴费档次提高缴费收入需作调整。二是退休待遇调整及领取待遇人数增加相应增加支出。
1.社保基金预算收入
区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由7534万元调整为7871万元,调增337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调增23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调增234万元,主要是缴费基数上调;上年结余收入调减2万元。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调增105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调增100万元,主要是缴费档次提高;上年结余调增5万元。
2.社保基金预算支出
区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由7534万元调整为7871万元,调增337万元。
调整的主要事项:
(1)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调增232万元。主要是退休人员待遇调增。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调增105万元。主要是领取待遇人数和补贴标准增加,相应增加支出。
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由3144万元调整为3223万元,调增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