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1年度荆门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空气质量
荆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共设10个监测点。其中,荆门中心城区设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测点分别为竹园小学站、掇刀站、石化一小站、西山林语站、龙泉中学南校站和漳河新区凤袁路站;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分别设置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测点分别为:钟祥市长寿路站、京山市轻机大道站、沙洋县荷花路站、屈家岭金色农谷站。
(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21年度,荆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297天,优良天数所占比例为81.4%。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2021年度荆门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监测统计结果
项目 | 2021年 | 2020年 |
SO2(μg/m3) | 5 | 6 |
NO2(μg/m3) | 24 | 21 |
PM10(μg/m3) | 56 | 57 |
PM2.5(μg/m3) | 44 | 44 |
O3(μg/m3) | 140 | 142 |
CO(mg/m3) | 1.0 | 1.1 |
优良天数 | 297 | 300 |
有效监测天数 | 365 | 366 |
优良天数所占比例(%) | 81.4 | 82.0 |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 3.87 | 3.86 |
(二)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2021年全市7个县(市、区)环境空气6项参数年均值见表2。
表2 2021年度各县市区6参数年均值一览表
县(市、区) | PM2.5 (ug/m3) | PM10 (ug/m3) | O3 (ug/m3) | NO2 (ug/m3) | SO2 (ug/m3) | CO (mg/m3) |
沙洋县 | 34 | 70 | 145 | 16 | 13 | 0.9 |
钟祥市 | 36 | 71 | 140 | 16 | 8 | 1.1 |
京山市 | 35 | 66 | 128 | 19 | 8 | 1.6 |
东宝区 | 44 | 53 | 138 | 24 | 6 | 1.0 |
掇刀区 | 47 | 61 | 140 | 28 | 6 | 1.2 |
漳河新区 | 40 | 50 | 144 | 17 | 5 | 1.2 |
屈家岭管理区 | 35 | 53 | 135 | 11 | 9 | 0.9 |
2021年全市7个县(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77.0%-91.0%之间,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2021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统计表
地区 | 优 | 良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 优良率(%) | 较2020年提高 (%) |
沙洋县 | 80 | 229 | 44 | 3 | 0 | 0 | 86.1 | -2.7 |
钟祥市 | 83 | 228 | 47 | 5 | 1 | 1 | 85.2 | -2.1 |
京山市 | 92 | 232 | 36 | 2 | 0 | 0 | 89.5 | -0.9 |
东宝区 | 109 | 188 | 48 | 13 | 7 | 0 | 81.4 | -1.3 |
掇刀区 | 95 | 186 | 61 | 14 | 8 | 1 | 77.0 | -1.5 |
漳河新区 | 104 | 203 | 49 | 6 | 3 | 0 | 84.1 | 1.7 |
屈家岭管理区 | 133 | 192 | 31 | 1 | 0 | 0 | 91.0 | 2.5 |
2021年全市7个县(市、区)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进行排名,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2021年度各县(市、区)综合指数达标率排名一览表
市内排名 | 县区 | 综合指数 | 去年同期综合指数 | 同比增幅(%) |
1 | 屈家岭管理区 | 3.25 | 3.33 | -2.4 |
2 | 漳河新区 | 3.55 | 3.72 | -4.6 |
3 | 沙洋县 | 3.72 | 3.83 | -2.9 |
4 | 钟祥市 | 3.73 | 3.82 | -2.4 |
5 | 京山市 | 3.75 | 3.97 | -5.5 |
6 | 东宝区 | 3.83 | 3.74 | 2.4 |
7 | 掇刀区 | 4.19 | 4.15 | 1.0 |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1年,我市对全市重点河流、湖库共设地表水监测点位64个(其中河流48个、湖库16个)。
(一)河流
2021年48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4个,占70.8%;Ⅳ类水质断面9个,占18.8%;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2.1%;劣Ⅴ类水质断面4个,占8.3%。与上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3.1%,Ⅳ类水质断面增加10.6%,Ⅴ类水质断面减少5.45%,劣Ⅴ类水质断面增加2.05%。具体水质类别见表5。
表5 河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表
水体名称 | 断面(点位)名称 | 功能区 类别 | 实测水质类别 | |
2020年 | 2021年 | |||
汉江 | 转斗 | Ⅱ | Ⅱ | Ⅱ |
皇庄 | Ⅱ | Ⅱ | Ⅱ | |
石牌港 | Ⅱ | Ⅱ | Ⅱ | |
汉江沙洋段(城区自来水取水点) | Ⅱ | Ⅱ | Ⅱ | |
罗汉闸 | Ⅱ | Ⅱ | Ⅱ | |
丰乐河 | 丰乐桥 | Ⅲ | Ⅲ | Ⅲ |
直河 | 直河桥 | Ⅲ | Ⅲ | Ⅲ |
蛮河 | 刘港村八组 | Ⅲ | Ⅲ | Ⅴ |
南泉河 | 南泉河入汉江口 | Ⅴ | 劣Ⅴ | 劣Ⅴ |
浰河 | 浰河入汉江口 | Ⅴ | 劣Ⅴ | Ⅳ |
象河 | 张坪三组白云山桥 | Ⅴ | Ⅴ | Ⅳ |
竹皮河 | 三三零 | Ⅳ | Ⅲ | Ⅱ |
瓦房店 | Ⅳ | Ⅴ | Ⅳ | |
彭墩桥 | Ⅳ | Ⅴ | Ⅳ | |
马良龚家湾 | Ⅳ | Ⅳ | Ⅳ | |
杨树港 | 革集三组 | Ⅳ | 劣Ⅴ | 劣Ⅴ |
王林港 | 江沙路桥 | Ⅳ | Ⅳ | Ⅳ |
引江济汉渠 | 荆南村 | Ⅲ | Ⅲ | Ⅱ |
天门河(永漋河) | 长滩 | Ⅲ | Ⅲ | Ⅱ |
长滩河向家河队 | Ⅲ | Ⅱ | Ⅱ | |
杨丰镇杨家峰桥 | Ⅲ | Ⅲ | Ⅲ | |
拖市 | Ⅲ | Ⅲ | Ⅲ | |
季河姜畈队 | Ⅲ | Ⅱ | Ⅲ | |
郑刘桥河陆寨红卫桥 | Ⅲ | Ⅳ | Ⅳ | |
潘沈沟 | Ⅳ | Ⅴ | 劣Ⅴ | |
司马河竹园闸 | Ⅲ | Ⅲ | Ⅲ | |
青木垱河严家墩永红大桥 | Ⅲ | V | Ⅳ | |
青木垱河张常台村2组 | Ⅲ | V | Ⅳ | |
京山河 | 邓李港 | Ⅲ | Ⅲ | Ⅲ |
大富水河 | 杨家台 | Ⅱ | Ⅱ | Ⅱ |
马店村一组 | Ⅱ | Ⅱ | Ⅱ | |
田店泵站 | Ⅱ | Ⅱ | Ⅱ | |
漳河(涢水) | 东川村墩子河桥 | Ⅱ | Ⅱ | Ⅱ |
仁和村六组 | Ⅱ | Ⅱ | Ⅱ | |
安陆桑树 | Ⅱ | Ⅱ | Ⅱ | |
西荆河 | 高桥五组断面 | Ⅲ | 劣Ⅴ | 劣Ⅴ |
积玉口荷花村 | Ⅲ | Ⅲ | Ⅲ | |
新埠河 | 山河电站 | Ⅲ | Ⅲ | Ⅲ |
鲍河 | 鲍河桥 | Ⅲ | Ⅲ | Ⅲ |
桥河 | 桥河村八组 | Ⅲ | Ⅲ | Ⅲ |
漳河 | 康家沟 | Ⅱ | Ⅰ | Ⅰ |
安河 | 安河桥 | Ⅱ | Ⅱ | Ⅱ |
姚河 | 双鹅大桥 | Ⅱ | Ⅱ | Ⅱ |
钱家河 | 双河村五组 | Ⅱ | Ⅱ | Ⅱ |
马家河 | 马院桥 | Ⅱ | Ⅱ | Ⅱ |
漳河 | 白石港 | Ⅱ | Ⅰ | Ⅰ |
总干渠 | 响岭十组小桥 | Ⅲ | Ⅱ | Ⅱ |
四干渠 | 高店水厂 | Ⅲ | Ⅱ | Ⅱ |
(二)湖库
2021年16个湖库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2个,占75%;Ⅳ类水质断面1个,占6.25%;Ⅴ类水质断面3个,占18.75%。具体水质类别见表6。
表6 湖库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表
水体 名称 | 断面(点 位)名称 | 功能区 类别 | 实测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指数及营养状态 | |||
2020年 | 2021年 | |||||
实测水质类别 | 营养状态指数 | 实测水质类别 | 营养状态指数 | |||
漳河 水库 | 渠首闸 | Ⅱ | Ⅱ | 27.3 | Ⅰ | 27 |
库心 | Ⅱ | Ⅰ | 28 | Ⅰ | 23.8 | |
漳河码头 | Ⅱ | Ⅰ | 26.1 | Ⅰ | 27.9 | |
温峡水库 | 库心 | Ⅱ | Ⅱ | 34.5 | Ⅱ | 35.9 |
惠亭水库 | 自来水取水点 | Ⅱ | Ⅱ | 37.4 | Ⅱ | 38.4 |
高关水库 | 库心 | Ⅱ | / | / | Ⅱ | 32.6 |
长湖 | 后港 | Ⅲ | Ⅲ | 47.4 | Ⅳ | 51.2 |
钟祥南湖 | 湖心 | Ⅲ | 劣V | 64.4 | V | 59.7 |
莫愁湖 | 湖心 | Ⅲ | Ⅲ | 44 | Ⅲ | 39.5 |
王易湖 | 湖心 | Ⅲ | 劣V | 50.9 | V | 55.6 |
平湖 | 湖心 | Ⅲ | V | 50.6 | V | 54.2 |
借粮湖 | 湖心 | Ⅳ | Ⅳ | 52.1 | Ⅲ | 49.8 |
天鹅湖 | 湖心 | Ⅲ | Ⅲ | 38.6 | Ⅱ | 38.4 |
文明湖 | 湖心 | Ⅲ | Ⅲ | 40.1 | Ⅰ | 39.6 |
八字门水库 | 库心 | Ⅱ | Ⅱ | 40.2 | Ⅱ | 34.4 |
寨子坡水库 | 取水点 | Ⅲ | Ⅲ | 48.2 | Ⅲ | 43.0 |
三、县级城市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或对应的标准限值进行达标评价。
我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6个,分别为:市二水厂、市三水厂、汉江钟祥皇庄段、惠亭水库、八字门水库(备用水源地)和汉江沙洋段。根据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具体达标情况见表7)
表7 2021年荆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表
区域 | 水源地 | 水源类型 | 年均达标率(%) | 年取水量 (万吨) | 超标 项目 |
荆门市 | 荆门二水厂(地级) | 湖库型 | 100 | 4020 | - |
荆门三水厂(地级) | 湖库型 | 100 | 1980 | - | |
钟祥市 | 汉江钟祥皇庄段(县级) | 河流型 | 100 | 3420 | - |
京山 | 惠亭水库(县级) | 湖库型 | 100 | 953 | - |
京山 | 八字门水库(备用水源) | 湖库型 | 100 | 0 | - |
沙洋 | 汉江沙洋段(县级) | 河流型 | 100 | 1515 | - |
四、降水
荆门中心城区、钟祥市、京山市都开展了降水监测工作,其中荆门中心城区设置了监测站和圣境山2 个测点,钟祥市、京山市各在环境监测站设置1个监测点。
2021年荆门市4个降水监测点共采集降水样品123个,各测点降水pH范围在5.9~8.9之间,2021年荆门市降水pH均值为6.32~7.37,没有出现酸雨样品。
五、城市声环境质量
2021年荆门市噪声监测网由荆门中心城区、钟祥市城区、京山市城区与沙洋县城区组成,分别由荆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钟祥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京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沙洋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负责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监测。
(一)城市区域声环境
城市区域声环境每年监测一次,共457个监测点位。2021年城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统计结果见表8。
表8 2021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区域 | 等效声级dB(A) | 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 | 等效声级范围值dB(A) | |
2021年 | 2020年 | |||
中心城区 | 52.7 | 53.4 | 较好 | 50.1∽55.0 |
钟祥市 | 53.4 | 53.2 | ||
沙洋县 | 52.4 | 52.8 | ||
京山市 | 48.8 | 47.2 | 好 | ≦50.0 |
(二)道路交通声环境
2021年全市有4个区域开展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共监测84条路段、116个监测点位。2021年全市道路交通昼间噪声强度等级见表9。
表9 2021年荆门市道路交通昼间噪声强度等级表
城市 | 等效声级dB(A) | 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等级 | 等效声级范围dB(A) | ||
2020年 | 2021年 | 增值 | |||
中心城区 | 69.7 | 67.9 | -1.8 | 好 | ≤68.0 |
钟祥市 | 65.2 | 61.6 | -3.6 | 好 | ≤68.0 |
京山市 | 67.4 | 65.0 | -2.4 | 好 | ≤68.0 |
沙洋县 | - | 65.1 | - | 好 | ≤68.0 |
(三)功能区声环境
2021年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共监测4类功能区、29个点位。2021年荆门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见表10。
表10 2021年荆门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 dB(A))
功能区 | 居民文教区 | 工业商业居民混合区 | 工业区 | 交通干线两侧 |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
中心城区 | 2020 | 52.4 | 43.5 | 56.2 | 45.5 | 53.4 | 48.9 | 65.6 | 61.4 | |
2021 | 50.6 | 41.3 | 53.8 | 45.2 | 52.7 | 48.6 | 66.2 | 60.4 | ||
京山市 | 2020 | 49.5 | 41.9 | 57.7 | 45.8 | 56.6 | 53.9 | 57.2 | 48.7 | |
2021 | 49.9 | 42.0 | 51.0 | 44.7 | 55.3 | 52.8 | 57.8 | 49.3 | ||
钟祥市 | 2021 | 44.4 | 37.7 | 48.2 | 41.6 | 52.9 | 46.0 | 52.6 | 46.6 | |
沙洋县 | 2021 | 49.0 | 41.2 | 51.1 | 43.1 | 50.4 | 44.6 | 52.4 | 46.9 | |
标准 | 55 | 45 | 60 | 50 | 65 | 55 | 70 | 55 |
六、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2021年度荆门市全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见表11。
表11 荆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一览表
区域 |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级 |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 生物丰度指数 | 植被覆盖指数 | 水网密度指数 | 土地胁迫指数 | 污染负荷指数 |
荆门市 | 良 | 68.8 | 49.5 | 88.3 | 34.7 | 4.8 | 0.4 |
沙洋县 | 良 | 62.8 | 32.6 | 82.0 | 47.1 | 7.8 | 0.1 |
钟祥市 | 良 | 64.9 | 45.0 | 85.7 | 23.0 | 4.8 | 0.1 |
京山市 | 良 | 72.5 | 58.2 | 94.5 | 28.2 | 4.7 | 0.3 |
东宝区 | 优 | 76.5 | 69.8 | 93.2 | 31.3 | 6.1 | 0.1 |
掇刀区 | 良 | 58.9 | 34.4 | 80.7 | 22.6 | 10.8 | 1.0 |
备注:数据来源于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与2020年相比,荆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65.8上升至68.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级不变,仍为良。详见下表12。
表12 荆门市生态环境状况年际比较情况一览表
年份 |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级 |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 生物丰度指数 | 植被覆盖指数 | 水网密度指数 | 土地胁迫指数 | 污染负荷指数 |
2020 | 良 | 65.8 | 48.0 | 86.5 | 18.4 | 2.2 | 0.7 |
2021 | 良 | 68.8 | 49.5 | 88.3 | 34.7 | 4.8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