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丰收好图景——市农机发展中心助力新庙村发展泉水稻一瞥
来源:荆门日报
日期:2025-06-03 15:29

插秧现场。


村民往插秧机上装秧盘。


阅读提示:市农机发展中心组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到包联村——东宝区子陵铺镇新庙村,推广新机械种植新品种,助力新庙村泉水稻产业发展。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5月28日一大早,东宝区子陵铺镇新庙村1组村民吴本芹夫妻俩就忙碌了起来,在邻居的帮忙下,将一卷卷秧盘运到了田边。上午,他们将迎来一群特殊的“帮工”,市农机发展中心组织了插秧机和机手来帮他们插秧。

上午9时许,荆门市楚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天柱开着一辆插秧机来到吴本芹家的一块水田边。插秧机下到田里后,吴本芹和邻居开始往插秧机载秧台上装秧盘。这是赵天柱上午插的第二块田。装满秧盘后,赵天柱开着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插秧机驶过的地方,6行秧苗整齐地立在田间。看着插下的秧苗,吴本芹和邻居交谈了起来,“好直,比我们人工插得好看多了!”“我们一个工一天才能插一亩,插秧机几分钟就插了一大半。”没多久,这块面积约2亩的水田已经插满了秧苗。“如果装秧及时,插秧机10分钟就可以插完一亩田。”赵天柱告诉他们。

“我们村以前以人工抛秧、直播为主,今年软盘育秧机械插秧,机插秧苗密度大、产量高,还省时省力。”一旁的新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开同介绍。

新庙村是市农机发展中心包联帮扶村,1组位于黄龙泉山脚下,田地采用泉水灌溉。今年该村创新思路发展泉水稻产业,计划利用1组优越自然环境开展泉水稻试验示范,打算将1组的50亩稻田打造为泉水稻核心产区,并依托湖北龙之潭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种植,打响泉水稻品牌。在市农机发展中心的支持下,今年泉水稻核心产区稻田全部使用机械插秧,节省人力和生产成本,减轻村民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量。

当天,市农机发展中心组织了荆门市楚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荆门市宏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掇刀区恒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掇刀区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合作社的4台插秧机为新庙村1组村民插秧,推动新庙村泉水稻产业发展。

离吴本芹水田不远处的赵图艾的水田里,一辆插秧机也在田间穿梭,这辆插秧机与与赵天柱驾驶的6行乘坐式插秧机不同,是宽窄行插秧机,插秧行数是8行,由掇刀区恒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机手驾驶。“6行插秧机的插秧行距是30cm,宽窄行插秧机采用插一行宽行一行窄行、宽窄交替的方式插秧,宽行行距33cm、窄行行距17cm。宽窄行插秧方式能将基本苗数量提高20%,而且通风透光效果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市农机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陈军平介绍。

看着田间人欢机鸣的热闹景象,市农机发展中心驻新庙村工作队队长吴继洪说:“今天不光有最新的农业机械,我们推广的稻谷也是最新的品种——‘箴两优郢香丝苗’,属国标一级优质稻,希望能为新庙村建设泉水稻优质生产基地打好基础。”

经过4台插秧机一上午的忙碌,新庙村1组7户村民的50亩水田,全部栽上了嫩绿的秧苗。望着原本空旷水田里的新绿,73岁的村民刘中心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彭文洁 吴国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