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 朱俊波 摄
春可踏春赏花,夏可避暑摘桃,秋可登高观枫,冬可踏雪寻梅;游农耕圣地,品中华文明,观农谷新貌,体验5000年的田园诗意生活……趁着秋高气爽,这个周末就到屈家岭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旅游!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只有鸡鸣牛哞羊咩铜铃的回响、千山万壑的茂林修竹、多种名贵的参天古树、云雾缭绕的山野村庄、自然淳朴的民间风情,是一幅美丽多姿的田园风光图。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地处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汇处,是中部之“中”、湖北之“心”,在武汉、随州、荆州、宜昌两小时交通圈内。管理区素有“天然氧吧”“鄂中桃花源”之美誉,是全国20家土壤环境优先保护示范区之一。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屈家岭遗址是湖北考古的起点,于1954年被发现,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6年开始被连续纳入全国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2017 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资源涉及7个主类,15个亚类,40个基本类型,共145个旅游资源单体。资源类型十分丰富,资源实体疏密度优良。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分为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考古预留区三个功能区,分三期实施。
白鹿春风景区
——与梅花鹿零距离
美丽的白鹿春风景区坐落于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管理区的白龙山脚下,占地1.8万亩,山林环抱,气候宜人,是荆山山脉与大洪山山脉之间,长江与汉水之间难得的“天然氧吧”和“天然植物园”。
在这里,原始森林的古植物群落中叠映着名寺古刹,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特风景中镌刻着厚重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在这里,白龙山观日出,鹿鸣谷赏新月,春来花香怡人,蝶舞蜂飞。夏至凉爽幽静,风和日丽。秋季野果满枝,色美味鲜。冬季银装披挂,雪皑晶莹。可以三月咏桃花,四月采桑椹,五月摘蓝莓。更可以亲近梅花鹿,了解梅花鹿,与它们玩耍,仿佛回到远古“从麋鹿之游”的虞舜时代。还可体验各种鹿产品,品尝美味,增加康乐,是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的好去处。
普云禅寺
——佛教圣地
普云禅寺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太子山主峰西侧,2002年8月经荆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设立并登记备案,为一处佛教圣地,承接周边百余里游客信众的观瞻、朝拜进香活动。
普云禅寺,又名普云寺,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长江流域兴建的第一批寺院。寺院占地约1.9万平方米,坐东朝西,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
普云禅寺坐落的白龙太子山海拔324米,这里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吸引着八方来客。山上奇洞异石、深崖峭壁,曲径通幽,多处名胜古迹散布其间,其中白龙井、白龙洞、龙泉洞、石塔、轿夫路、鹰仔台、烽火台等已为当地的人们所熟知。
屈陶屈窑
——陶文化产业基地
屈陶屈窑位于屈家岭管理区屈陶文创产业园,占地16.7亩,建筑面积5600余平方米,具有生产、销售、展示、文创体验、大师工作室、双创基地、主题餐厅、办公及生活等功能。
屈陶屈窑以黑陶为主攻方向,将屈家岭文化和民间工艺创新相结合、本土历史元素与现代制陶工艺相结合、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设计、开发出一系列黑陶和彩陶产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其他由屈家岭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