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厅:
现将我市关于刘振军、李健、许开华委员联名提出的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456号提案《关于恳请支持荆门荆楚科创城建设 推动荆门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湖北科技创新样板城市的建议》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2021年2月25日,荆门市委、市政府作出启动建设荆楚科创城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推动荆楚科创城建设成势见效。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指导支持下,荆楚科创城建设的“四梁八柱”逐步搭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指挥长的荆楚科创城建设指挥部,先后三次召开指挥部指挥长会议,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主动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荆楚科创城,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亿元,努力创建“立足荆门、引领鄂中、影响全省”的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科创中心,力争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中群里当标杆、翼上作支撑。同时,积极争取省委编办的重视支持,市委编办多次赴省委编办对接汇报,争取设立荆楚科创城管委会,与漳河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确保荆楚科创城建设有力推进。通过不懈努力,省委编办近日答复不能成立荆楚科创城管委会,但可以考虑成立荆楚科创城产业园管理办公室,我们将酝酿园办机构组建运行并将其做实。
在加大政策支持方面,省科技厅对我市荆楚科创城给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我市报送的相关经验材料《荆门市建好用活荆楚科创城 奋力打造科技强省建设新支点》被省《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工作简报》转发,受到副省长肖菊华批示肯定。省科技厅在科技项目立项方面对荆楚科创城给予倾斜,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第一批)我市获批5个,每个项目支持额度60万元,合计300万元。同时,积极支持我市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光谷离岸基地建设,对亿纬动力牵头申建动力储能电池湖北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进行了认真审核和悉心指导,提出了明确的组建路径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书需要进一步凝练、修改、完善的地方。多方考察选址,最终确定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共建荆楚科创城光谷离岸基地,3月17日荆门市人民政府与武汉工程大学签订了荆楚科创城光谷离岸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999号共同建设武汉工程大学科技园(荆楚科创城光谷离岸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100亩,净用地约87.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科研大楼、企业独栋孵化楼、中试基地、相关配套设施等,计划于2024年6月底以前完成建设。召开企业需求座谈会,对全市重点企业近期有意向在荆楚科创城光谷离岸基地入驻建设科研机构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统计。
在破解人才难题方面,按照荆楚科创城建设全面转入“两个新阶段”要求,研究制定了《荆楚科创城招引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荆楚科创城核心区招引工作规程(试行)》,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校引院、招财引税工作。扎实开展第二轮市校合作,每月召开一次市校合作工作调度会议,14个对口联系单位与对口高校院所紧密对接,促成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落地。截至目前,累计签订合作协议33个。武汉理工大学技术转移荆门中心、湖北工业大学荆门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荆门·武汉工程大学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荆楚理工学院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个市校合作平台入驻并实质性开展工作,100多名专家教授深入125家企业把脉问诊、解决技术难题,引进20多个专家团队来荆开展工作。华中农业大学荆门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合作协议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拟于3月22日2022年荆门·沙洋第十四届油菜花旅游节开幕式上签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累计邀请和接待近100批次高校院所、重点企业来荆楚科创城现场考察,重点跟踪成都爱斯特药业荆门研发中心、臻猪科技研发中心、荆门能源产业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产科教融合创新基地等13个意向项目,推动尽快落地、开花结果。已招引落户的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建设传奇牧场和传奇海项目,将于今年4月28日湖北省第三届园博会同步开放;“中国农谷·昆虫世界”生态产业园展示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一期工程昆虫世界研学实习基地和昆虫博物馆开工建设,生物制药全国运营装配中心正在装修。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创社区项目人才服务中心一期即将全面完工,可提供人才住宅546套、人才公寓306套;科技创新中心三个组团进入装修阶段,6月底项目全面完工,可提供办公、科研面积约6.5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聚焦聚力谋布局,以科创社区1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全域推进荆楚科创城建设,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萌生地、高端人才集聚地。重点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拉骨架、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七大工程”,全力抓好招引工作、项目建设和运营统筹,推进荆楚科创城核心区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和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实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推进荆楚科创城项目满园行动,组建科创产业链招商专班,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校引院、招财引税工作,力争2022年引进各类科创主体50个以上。二是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科创“新物种”企业发展、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四大计划”,实施规企高企“双进”工程,打造科技创新主体“雁阵”格局。力争2022年新增高企8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40家,“瞪羚”企业入库10家。三是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工程。聚焦全市工业十二条重点产业链和农业“五个一”工程,组织实施“荆楚科技攻关计划”,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构建“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合作院所-院士专家”矩阵式推进体系,打造全国知名、全省引领的创新型产业地标。四是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工程。前瞻布局一批重大科研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引导建设一批企业研发平台,培育完善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推动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全年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五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增效工程。探索政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新模式,建立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开展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市校合作,加快培育省级以上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做实技术交易市场,力争2022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00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0亿元。六是实施创新要素集聚工程。整合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类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全面提升创新要素的集聚度。七是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工程。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探索实行人才“双聘”制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势见效。
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荆楚科创城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也恳请省科技厅一如既往地对荆门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关注支持,我们将以办理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456号提案为契机,努力把荆楚科创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我市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计划、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科技支撑,作出应有贡献!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3月18日
主管领导姓名: | 金雪晴 |
经 办 人姓名: | 李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