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领衔代表陈祥英提出了“关于支持荆门加快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议”(编号:110)。市科技局在收到市政府督查室的交办通知后,高度重视,迅速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汇报争取支持
为推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争取省部更多支持,2021年就该项工作进行了多次汇报。2月25日,市科技局局长王展欧带领相关人员专程赴省厅,向时任科技厅副厅长的吴麟章同志汇报荆门农高区创建工作,吴麟章副厅长对我市前段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我们对照农高区建设指引,继续完善各方条件,高质量做好规划和实施方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领衔代表胡玉容在全省“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支持荆门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议”,呼吁省直相关部门关注并支持荆门农高区建设。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孙兵同志接受农民日报专访,介绍了荆门创建农高区的历程和进展概况,恳请国家重点支持荆门创建国家农高区,建议科技部组织专家对荆门创建工作进行业务指导。5月中旬,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骏带队赴科技部专题汇报了湖北荆门农高区创建进展情况。为做好2022年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近期将赴省厅汇报。
二、加强创建组织领导
荆门市东宝区作为国家农高区创建的核心区域,成立了东宝区创建国家农高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以东宝区人民政府名义上报了《关于批准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的请示》,将国家农高区创建纳入《东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举全市之力推进农高区建设工作的氛围已经形成。
三、修订规划优化方案
科技部现场调研第二批入围园区后,有了一些整改意见,我们一直与北京规划团队(博智睿恒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保持紧密联系,结合科技部要求,对《荆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文本进行适当修订,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细化。为此我们收录了近10年来我市农业科技领域方面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共1000多个,各级各类农业科技项目300多个;完成了“荆门市涉农重点产业发展基础”、“农高区涉农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荆门农高区产业发展目标”、“荆门农高区产业基地发展目标”、“荆门农高区重点企业与发展目标”、“荆门农高区创新创业平台”、“荆门农高区拟引入的合作科研机构与重点技术”等多个统计报表,涉及各类指标近100项。
调整后的农高区范围为: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27.49平方公里(东至子陵村,南至泗水桥村,西至杨冲村,北至联心村),其中,核心区面积7.76平方公里(东至荆襄东路、南至新台路、西至荆襄高速、北至幸福大道),建设区2.83平方公里(东至东兴路、南至华晟二路、西至襄荆高速、北至新城大道)。
四、创建平台合力攻坚
2021年7月6日,我市与湖北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农科院将围绕农业产业强市和国家农高区创建目标,进一步深化对荆门农业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荆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还与荆门部分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在这之前,我们已举办了3场“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在充分调研农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相关专家联系,为企业解决技术需求,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东宝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李翔)及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王胤)就 “华中型中蜂蜜蜂良种繁育”开展产学研合作;宝源木业与荆楚理工学院合作共建“OSB饰面深加工产业创新联合体”并向省科技厅申报,争取成为2021年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荆门市景阳畜禽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陈明新研究员为首的专家团队合作,联合申报了2021年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万华禾香板业(荆门)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湖北省秸秆生态板生产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亚丹生态家居与荆门技师学院共建的“湖北省家居消费升级和泛家居研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诗尼曼家具湖北有限公司与荆楚理工学院共建的“湖北省定制家具柔性制造技术研发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宝源家居有限公司与荆楚理工学院共建的“湖北省节能低辐射玻璃制造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都在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并都申报了2021年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荆门市胡家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荆楚理工学院就种苗繁育达成合作意向;荆门市成辰花卉苗木公司与荆门市农科院达成球根花卉组培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组织材料联合申报湖北省省级星创天地。
五、增列计划(项目)驱动创新
为了促进和提高区内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我们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区内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大胆创新。
一是认真组织精准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20年我们认真组织农高区范围内11家企业和单位积极申报省、部各类科技计划,获批个数和资金额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正在实施的有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百城百园”行动)计划1项:荆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质量升级项目”。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1个:荆门市景阳畜禽有限公司的“优质肉羊快速扩繁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科技部“100+N”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联系点2个:荆门国家农业科技园、东宝区来龙村。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英博金龙泉啤酒(湖北)有限公司的“绿色食品啤酒生产研究与示范项目”、荆门市景阳畜禽有限公司的“东宝黑头羊中试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获批建设的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个: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优质肉羊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省级星创天地2个:湖北永耕农业星创天地、胡家嘴生态农业星创天地。以上科技资金投入320万元。
二是着力实施市区两级科技计划项目。2021年安排给农高区范围内企事单位的市级“科技助力经济”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个(万华禾香板业(荆门)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巨菌草--绿洲一号”在人造板领域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个(荆门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发酵豆渣的颗粒料制作及其在生态鸡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鲜食甘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研发利用”、“百合标准化栽培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共3个项目,荆楚理工学院承担的“柑橘类水果采后绿色高效综合保鲜技术研发及应用示”项目,湖北永耕农业公司承担的“基于精确热传导与距离传感器技术的草本或木本植物茎流量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东宝区科技局拟安排区级科技计划项目20个。市区两级2021年安排给农高区的科技资金约177万元。
三是加大园区农业项目招商力度。为创建国建农高区,东宝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2021年,农高区内已经有东宝现代农业科技园果蔬种苗繁育、嘉泽生态园林观光示范基地、长江中下游高效农业构树产业示范基地等3个亿元项目签约落户。此外,投资10亿元的农谷众联产业互联网总部经济平台项目、投资5亿元的御品堂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的海升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投资2亿元的乐禾食品产业园项目也达成合作意向。
六、2022年创建重点工作
2022年,荆门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科创中心为契机,统筹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加大跑省进京汇报力度争取支持的同时加快农高区核心区域建设。
一是开展创新平台提质行动。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支持新洋丰等骨干企业创建省级实验室;加快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宝源木业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进与湖北省农科院共建畜禽种业创新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华中农业大学荆门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国家级、省级孵化平台建设。
二是开展创新主体扩面行动。开展“双进”(规进高、高进规)工程,对符合申报高企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开展“走遍高企”行动,深入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宣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扶持奖励政策;加大对科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挖掘、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针对高企培育中的短板和难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全面推广政府购买科技中介服务,择优推荐一批优质中介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申报高企。
三是开展成果转化增效行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提升科研应用价值,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畅通技术交易渠道,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自建或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和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支持在荆建设湖北技术交易分中心;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挖掘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策划举办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联百校、转千果”活动,实施“百亿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举办荆楚理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专场产学研活动,谋划开展荆门“龙泉汇”创新要素大会、揭榜挂帅大赛等活动。
四是开展科技改革破冰行动。加大政策宣传,严格兑现惠企政策,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加强各类科创平台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推动实质性运作;支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揭榜挂帅”试点工作;支持荆楚理工学院开展人才“双聘”制试点,紧密对接省“楚才兴鄂科创人才工程”“双创战略团队”等科技人才计划;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校引院、招财引税等工作;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大力引进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3月11日